Planning Information

规划资讯

第20期(总第330期)(6月2日-6月8日)

2025-06-13

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印发近日,生态环境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中国文联、中国作协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从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承、强化生态文化传播推广、推动生态文化转化利用三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。提出了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交流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、传承党领导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财富、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脑入心、壮大生态文明主流舆论、繁荣生态文艺创作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、推动生态文化出海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、促进“生态文化+”产业发展等十项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。《意见》强调,要加强党对生态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,各级生态环境、文化和旅游、文联、作协等部门要加强合作,形成生态文化建设推进落实机制。同时,要在人才培养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保障,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建设试点和成效评估工作,征集并向社会宣传推介生态文化建设典型案例。

《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》印发。近日,经国务院同意,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水利部、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要求,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推动建立覆盖更加全面、权责更加明晰、方式更加多元、治理更加高效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。明确中央层面统一建立大江大河干流补偿机制、地方层面自主深化重点流域补偿机制建设。同时,从拓展补偿领域、丰富补偿要素、完善补偿标准、创新补偿形式、夯实平台支撑等方面,对地方省际间自主协商建立的机制作了细化要求。

《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》印发。近日,经国务院同意,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水利部、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《关于深入推进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《实施方案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:一是明确了总体要求,即中央财政积极发挥协调引导作用,在长江、黄河干流统一组织建立机制,逐步推广至其他重点流域;每三年开展一次政策评估调整,合理确定补偿指标和资金规模。二是规定了实施范围,先在长江干流11个省份、黄河干流9个省份实施,后续根据政策效果,适时将其他重点流域省份纳入。三是提出了主要措施,统一核算各省份出资或受偿金额,出资省份将资金缴入中央国库,财政部再将资金划拨至受偿省份;对流域省份自行拓展和深化两两协商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中央财政继续安排资金奖励等。

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4年)》发布。近日,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单位系统总结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进展和工作成效,编制形成《数字中国发展报告(2024年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提出,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呈现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、赋能效应进一步强化、数字安全和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、数字领域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等四方面特点。《报告》指出,在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,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,呈现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。据有关机构研究,近三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保持10%以上的稳步增长。数字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,全球新公开的4.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,我国占比达61.5%。国产人工智能崛起为全球贡献“中国智慧”。数据要素市场拓展新空间,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.06泽字节(ZB),同比增长25%,高质量数据集量质齐升。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新跃升,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,累计建成5G基站425.1万个,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.56亿户,八大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%以上。

《关于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》印发近日,陕西省林业局、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从总体要求、主要任务、支持政策和工作要求等4个方面,明确了陕西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。《实施意见》指出,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,以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规划为依据,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,深化耕地、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机制,统筹实施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、质量提升和生态化改造,增加耕地数量、提高耕地质量,着力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,着力实现耕地有增加、山水有景观、生态有改善、文化有传承的综合目标。从2025年起,全省每年谋划部署一批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主体的典型项目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(信息来源:国务院官网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,陕西省林业局官网